
波隆那的綽號1 - la Grasa
波隆那是義大利的主要城市之一,它有三個綽號, “la Dotta, la Grassa, la Rossa” [the Intellectual, the Fat, the Red]。為什麼有這三個綽號呢?我們先從吃的開始說起。波隆那被叫 la Grassa (The Fat) 是因為波隆那擁有許多著名的傳統美食,眾所周知的番茄肉醬就是發源於當地,英文裡的的 bolognese sauce 就是波隆那Bologna 的番茄肉醬 ragú 。所以如果來到波隆那,就不要錯過一盤番茄肉醬義大利麵,在這裏,通常搭配的麵條是長扁中寬麵tagliatelle,雖然在美國比較常見的是圓細麵 spaghetti 。


我們特地找去一家好評的餐廳,一嚐道地的番茄肉醬麵tagliatelle al ragu,麵條有嚼勁,肉醬鮮香且清淡,和大部分的義大利美食一樣,吃的是將好食材簡單烹調而帶出的美秒滋味。義大利麵千百種,除了長麵條外,也有包餡的 tortellini , 比常見的 ravioli個頭小許多,造型有些像小餛飩,是波隆那的另一個代表義大利麵。我們在這裡餐廳裡見識到的吃法是將一碗煮好的燻肉起司餡的小餃端上桌,附上一壺清高湯,自行倒入碗中食用,熱騰騰的清湯和著口味濃而不膩的小餃,一湯匙一湯匙的停不下口,暖心又暖胃。


番茄肉醬麵上灑的和小餃裡包的都是義大利料理的另一個靈魂食材 - 帕馬森乾酪 Parmesan cheese,沒有帕馬森乾酪義大利人就不知道怎麼吃麵、燉飯、沙拉和做醬了。只有Emilia-Romagna地區產的帕馬森乾酪才能稱為Parmigiano Reggiano,很多喜好乳酪者稱該乾酪為乳酪之王,由其他地方所出產或不合格的只可以稱為乾酪(Grana),例如:格拉娜·帕達諾芝士(Grana Padano),與前述地方只有一條65河相隔的距離,使用相同生產方法所生產的乾酪也不能冠Parmigiano-Reggiano一名。「Parmigiano-Reggiano」一名有商標註冊,在義大利有Parmigiano-Reggiano 乳酪控制局(政府部門)控制其製造及銷售。每一輪帕馬森乾酪在初期成熟過程,也就是當乳酪還柔軟滑嫩的時候就要被檢驗,然後蓋上官方戳印放到存放處儲存成熟。

Emilia-Romagna地區的另一特產就是各式燻肉了,尤其以帕爾瑪火腿 Prosciutto di Parma和義式肉腸 Mortadella最為出名。據說沒有達到標準的帕馬森乳酪被丟去餵豬,這些吃乳酪的豬也就是帕爾瑪火腿的來源,火腿經醃漬風干,獨特的果實味道和奶油口感,需要經過認證,只有Parma地區出產的才能稱此名,一般是切成薄片生食。義式肉腸 Mortadella 則是義大利一種豬肉香腸,粗粗的一大條粉色肉腸,用切細肥豬肉燻製,傳統上加入黑胡椒粒或開心果粒,也是切成薄片食用。當然義大利的各式燻肉、火腿、肉腸眾多,不止這兩種,隨便走進一間肉舖都看的眼花撩亂。



能品嚐各種肉品的最好方式就是吃方便便宜的三明治了,我們的美食雷達找到三間並排的小吃店- Tigellino、Piadineria La Piadina 、和Mortadela 。先走進專賣tigelle的店,tigelle是這地區獨特的小三明治,以皮塔餅般的薄餅切開包入各種薄肉片,一次可以買四種不同的三明治,很能滿足我們嚐鮮的願望。

一口氣吃完四個美味的小三明治,雖然餡料只是簡簡單單的肉片和起司,但是風味各異,吃完回味無窮,可惜的是就吃不下旁邊兩間大尺寸的三明治了。
波隆那的綽號2 - la Dotta


波隆那的第二個綽號 la Dotta (The Intellectual) 原自於波隆那擁有歐洲最古老的大學——波隆那大學,這間大學設立於1088年,對歐洲發展文學、科學、哲學、醫學等等有很多的貢獻。

大學裡的解剖教室 Teatro Anatomico是世界上第2座解剖學教室,為現代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正中間則是解剖台,在這間解剖學教室中,彷彿可以感受到當時上課的場景,學生的座椅由高到低圍繞着房間中間的白色石台,石台四周由木頭圍欄圍繞着。教室中央牆面的神龕,由兩座剝去皮膚的肌肉雕塑托舉著



阿奇吉納西歐圖書館Archiginnasio di Bologna 是解剖教室的一部分,於 1637 年建立而成,館內收藏有重要的歷史,哲學,政治,文學,藝術,傳記等,典藏了波隆那Bolongna從中世紀至今的民事、文化、宗教和社會歷史約85萬冊書籍和小冊子、2500冊古版本、15000冊16世紀版本、8500份手稿和信件、以及250件檔案,還有7500份雜誌。圖書館並沒有開放,但從欄杆後看到一望無際的書架還是相當驚人。


大學裡有很多徽章,牆面和屋頂上都有徽章裝飾,從創校到18世紀末期,不斷加入新的徽章,一共有六千個左右的徽章紀念過往的學生、老師、資助者和教會組織。
波隆那的綽號3 - la Rossa



最後,波隆那因為有很多紅色的建築物所以獲得la Rossa (The Red)的綽號,整座城市還有很多長長的走廊,全市共有總長度 38 公里的拱廊,走廊帶拱形屋頂和地板都很有看頭,有的走廊屋頂還繪有壁畫。據說這種長廊是延續了羅馬時期的建築形式。


除了長廊以外,眾多的塔樓都是這座城市的最大特色。波隆那雙塔是波隆那諸塔中最著名的兩座,也是波隆那最重要的地標。建於1109年到1119年的波隆那雙塔位於通往五個城門的道路的交叉口。其中高達97.2米的是阿西內利塔Torre degli Asinelli ;較低的48米的加里森達塔Torre Garisenda比較傾斜, 雙塔的名稱來自於建塔的Asinelli與Garisenda家族中古世紀的貴族紛紛以建塔去彰顯權力,是一場王公貴族間的比拼。比較驚人的是其中一座塔在傾斜!
閒晃波隆那


可惜在波隆那的時間不長,否則很享受在城裡的長廊裡散步,有各種小店,我們花了一下午閒逛,買了些巧克力、水果、麵包。走過市場Mercato di Mezzo,除了水果攤,最常見的就是販賣各種火腿、起司的店,義大利重視吃的程度不可言喻。隨便在路邊攤販買的番茄都好好吃,不誇張的說是我這輩子吃過最美最好吃的番茄。

一腳晃進教堂聖白略托大殿Basilica di San Petronio,義大利的老教堂從不讓人失望,整個教堂像是個精緻美麗的藝術品。


經過建於1200年的波隆那主廣場Piazza Maggiore,這是波隆那很重要的廣場之一,廣場上的海神噴泉很搶眼,又是一精湛藝術的呈現,其實街道上大大小小的廣場上的雕像都很值得一看。


再來經過城市裡的羅馬遺跡、劇院、學校、和鐘塔,整個城市都好美。不知道是否因為有大學的關係,波隆那感覺特別有活力,但是不擁擠,有自己的特色。
藍寶堅尼博物館


離開波隆那前,我們搭了好久公車,來到郊外的藍寶堅尼博物館。小朋友和老公都很開心,總算不是教堂或是博物館了!但是說實話,我對名車真的不了解,一直到來之前我才知道Lamborghini 是什麼,原來不是義大利麵,不能吃的。


1963年由費魯齊歐·藍寶堅尼創立,藍寶堅尼是意大利的一家兼具設計、工程、制造與銷售於一身的超级跑車制造商。因為名貴,他們的跑車成為一種身分和階級的代言,全球的富人趨之若鶩。


和義大利另一超級跑車品牌法拉利為競爭對手。藍寶堅尼的第一款車型,生產於60年代中期,以精緻、性能和舒適著稱,在1966年因Miura跑車而獲得好評,成為眾人眼中超級跑車的標準。藍寶堅尼的產品保持了從晚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的世界最快速極產車記錄。家族收藏很多其他廠牌的名車,都在博物館內展出


藍寶堅尼以拖拉機起家,一路突破重重困難,成為超跑標準,中間的起伏充滿戲劇性。去博物館前,我還特地找了藍寶堅尼的傳記電影來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