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ntenegro

Episode 54: 黑山的人情味

Listen to this episode

kotor bay

初抵科托灣

黑山(Montenegro),這個名字來自早期的威尼斯語,意思是「黑色的山」。不管是「蒙特內哥羅」、「黑山共和國」,還是簡單叫它「黑山」,光聽名字就讓人聯想到一座座壯麗的山峰藏著神秘故事。這個坐落在巴爾幹半島的小國,國土不到台灣的一半,人口也只有七十萬左右,卻有著比大多數歐洲國家還要精彩複雜的歷史,從羅馬帝國、拜占庭、奧圖曼,到南斯拉夫一路走來,政權更迭不斷。

我們在這個年輕又古老的國家待了一整個月,住在如童話般的峽灣城市 - 科托(Kotor)。從這裡出發,我們沿著蜿蜒的山路、碧藍的海岸線,慢慢探索這片土地的故事與風景,也親身感受到黑山人的民族氣質。

bus to kotorbus to kotor1

我們抵達黑山的那天,天氣並不太友善。天空烏雲密布,一場大雨把我們的跨國巴士初體驗染得有點灰。從克羅埃西亞一路往南,整段路塞塞停停,車上坐滿了各式旅人。有熱情的陌生人主動搭話,也有令人無語的旅客硬是用包包占整排座位……這一路,除了過海關意外地順利(雖然隊伍只開了一個窗口還是卡很久),其他基本都算不上愉快。

但一抵達科托灣,一切突然就不那麼糟了。我們的民宿主人親自開車來接我們,見面第一句就是親切的笑容。他竟然還先把自己的兒子暫時「丟包」在巴士站,就為了先把我們送到民宿安頓好。這份熱情有點出乎意料,也讓我們對黑山這個國家的第一印象從混亂、潮濕,一下子轉成溫暖、有人情味。

kotor airbnbkotor small kitchen

我們住的公寓出乎意料地寬敞又現代,裝潢走極簡風,整體乾淨明亮,傢俱和設備幾乎是全新的,住起來非常舒服。每天拉開窗簾,就能看到峽灣的山景,實在幸福。

唯一的小缺點,大概就是廚房實在太迷你了,流理台小小的,冰箱更是只能塞兩天份的食材。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在這個小小的廚房煮了好多東西,全家人一起動手料理,反而變成旅行中很有趣、很生活感的片段。

民宿主人是一家四口,兩個小孩和我們家孩子年紀相近。雖然語言不通,彼此沒有太多互動,但每天傍晚,附近鄰居的小孩就會陸續來敲門,找他們家的妹妹出來玩。他們在門前的小院子裡奔跑、笑鬧,傳來的聲音成了我們每天的背景音,也讓我們感受到這個社區的生活節奏與孩子們的快樂單純。

kotor airbnb window viewkotor fort in cloudkotor fist day shopping

我們抵達的那天是星期六,即便舟車勞頓,還是立刻出門採買,因為這裡的商店星期天幾乎都休息。附近最近的超市要走一小段路,雖然下著雨、路有點濕滑,但一路上的景色讓人忘了疲累。科托被群山環繞,雲霧在山腰間緩緩流動,像是進入一幅靜謐的山水畫。即使只是平凡的採買行程,走在這樣的風景裡,也多了一點旅途初到的興奮感。

動手做家鄉味

kotor supermarket cured meatskotor farmer market spirits

在科托的超市閒晃時,我們馬上注意到整整一排的火腿和臘腸,還有數不清的瓶裝烈酒,看起來就是黑山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當地傳統烈酒「Rakija(拉基亞)」,不僅選擇繁多,從葡萄蒸餾的Lozova rakija,到加入蜂蜜或草本的變化版本,琳瑯滿目。這種水果白蘭地在整個巴爾幹地區都很常見,也是黑山人日常聚會或節慶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搭配風乾火腿(Pršut)和各式臘腸,就是最地道的黑山味。這些超市的貨架不只是購物的地方,更像是這個國家飲食文化的一面縮影。

kotor beef noodle soupkotor dumplingskotor hongshaokotor gyoza

想念家鄉味,我們自己動手做了蔥油餅、桿皮包餃子,還做了手工麵條和滷肉飯。幸好在超市買到了醬油、蔥、薑、蒜這幾樣基本調料,有了它們,不管在哪裡,都能做出比較像樣的台灣味,讓人心裡暖暖的。

kotor green oinion pancakeskotor beer can rollerkotor yan dough

燕燕和我一起在YouTube上看教學,學怎麼從頭做蔥油餅和手工麵條。因為沒有擀麵棍,只好用啤酒罐代替,用酒瓶滾麵糰的過程超有趣,滿手滿臉滿頭麵粉的,我們邊做邊笑,真是美好的親子時光。

與房東家共享午餐

kotor tw disheskotor with host parentkotor kids tablekotor leo video game

更特別的是,我們在Kotor還和房東一家互請了兩次午餐。他們來我們家,我們也去他們家,各自準備了拿手料理一起分享。對我們來說,這不只是吃飯而已,而是一次很珍貴的文化交流體驗。

我煮了台灣菜:滷肉飯、煎餃、蔥油餅,Tony做的涼拌豬腳大獲好評,他們一家吃得津津有味。房東太太還特地跟我學包餃子,站在廚房一起擀皮包餡,小孩在旁邊聊天玩耍,像極了我們在自己家請客的感覺。

kotor host lambkotor host gnochikotor host friedkotor fried dough

而她煮的黑山菜也讓我們大開眼界:燉羊肉濃郁好吃到Tony現在還念念不忘,甜甜的蜂蜜炸麵團被小孩秒殺;還做了義大利風格的短麵和炸豬排,那種結合南歐口味的料理一吃就知道跟以前威尼斯共和國的歷史有關。

kotor group photo

我們原本只是路過這個國家一個月,沒想到竟然有機會真正坐在當地人的餐桌邊,一起吃飯聊天。這段經驗應該會成為我們環球旅行裡最珍貴、最難忘的一段回憶。

kotor stari milini entrancekotor marini seatingkotor marinikotor mill

我們偶爾也有外食,有兩家值得一記的餐廳都在 Kotor 附近。

其中一家叫 Stari Mlini,以前是磨坊,餐廳旁邊還保留著古老的水車,整個環境超漂亮,有水、有花、有樹,像是在森林河畔裡用餐。不是那種華麗的裝潢,但風景太美,坐在那裡就覺得食物自帶加分。

kotor marini viewkotor marini bridgekotor marini swing

吃完飯我們發現旁邊有一條小徑可以一路走到科托灣,沿途有拱橋、大鞦韆、石板步道,風景美到像假的一樣。一邊是綠樹流水,一邊是峽灣倒映在藍天裡,有種置身仙境的感覺。那天下午我們沿著岸邊慢慢散步,小孩邊玩邊拍照,大人坐在石頭上吹風,整個下午都覺得特別幸福。

kotor mosaic stovekotor mosaic stove1kotor mosaic platekotor mosaic plate1

另一家餐廳 - Mosaic ,是超市旁邊的小餐廳,他們用傳統的方式煮燉肉。真的讓人佩服,正值八月大熱天,廚房中央有個煤炭爐,幾鍋肉就在那邊慢慢燉著,我一邊吃一邊想像廚師待在那個像蒸氣室一樣的廚房裡流汗煮菜⋯⋯但味道真的很好,肉燉到入口即化,有一種阿嬤級別的耐心和風味。

首都取大提琴

kotor to podgoricapodgoricakotor cello

我們也特地去了黑山的首都波德戈里察(Podgorica) 一趟,主要目的是為了取給六找到的大提琴。因為,當地根本沒有租琴的地方,只好透過六在荷蘭的德國老師,再輾轉聯絡到一位曾跟她同團演出的黑山同學,最後又透過她朋友的朋友,找到某人的弟弟有一把放著沒用的琴,竟然願意免費借我們,這整個過程比在日本補辦護照還複雜,但成功那天我們幾乎要感動到跪下。

翻山越嶺去波德戈里察的路上風景很漂亮,我們一路覺得像在看明信片。但老實說,這座首都有點無聊,氣溫又高,市區都是新蓋的商場、辦公室和公寓,幾乎沒有歷史建築。後來查了一下才知道,1943年這裡被德國佔領,在二戰末期,盟軍為了阻止德軍從阿爾巴尼亞和希臘撤退,直接轟炸了波德戈里察,整個城市幾乎被夷為平地,也難怪現在看不到什麼老城氣息。

還好我們有拿到琴,不然這趟真的白來。之後又特地跑一趟來還琴。

科托灣古城

kotor old gatekotor old city wallkotor church

科托爾(Kotor)位於黑山海岸最深處的科托灣,被稱為全國最美的城市之一。這座古城建於12到14世紀,擁有完整的中世紀城牆與石頭建築,舊城區已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整面長達 4.5 公里的高聳城牆沿著山脊一路延伸,是當年抵禦外敵的重要防線。

很多人會把科托灣稱作 「歐洲最南端的峽灣」,但嚴格來說它是 ria ,也就是沉沒的河谷。峽灣兩邊是陡峭的石灰岩山壁(Lovćen 和 Orjen 山脈),景色壯觀得像精心佈景。近年旅遊逐漸開發,越來越多遊輪靠港,但最迷人的仍然是那種歷史與自然交錯、每個轉角都是石牆與鐘塔的小鎮感。

koto cat parkkotor kitten

在科托爾舊城裡有一個小小的公園,聽說當地人每天都會來這裡餵流浪貓。我們一走進去就看到一群貓咪在草地上打滾、睡覺、玩耍,尤其一堆小貓超級可愛。除了這座公園,其實整個科托爾舊城裡到處都可以看到貓咪悠哉地走來走去,好像牠們才是真正的主人。那畫面不自覺讓我想到伊斯坦堡,人跟貓的關係也是這麼自然又充滿善意。

kotor pilgrim trailkotor pilgrim trail1kotor donkeykotor goat

其中有一天,我們清晨天還沒完全亮就開始爬山,原本只是想找一條比較涼的路上城牆,結果不小心走進了一條疑似「朝聖路」的山徑(但我至今也不確定它到底是不是)。整條步道一路都像髮夾彎一樣蜿蜒上山,很像之前在杜布羅夫尼克爬過的朝聖之路。剛出發就看到一隻驢子霸佔步道,後來還看到山羊在超陡的石壁上跳來跳去。

kotor wallkotor stone shedkotor climb wall

這條路雖然完全不是給觀光客設計的,但路徑其實還算清楚,中間還路過一座廢棄的小教堂,真有種朝聖感。問題是:我們一路到了山頂,卻發現完全沒有入口可以進城牆裡面……只看到一長面高牆把我們攔在外頭。就在我們以為要原路折返時,看到牆上有一窗口,兩位已經翻過去的遊客正好拉我們一把。我們踩著一截樹幹、一個助推,真的就翻過去了!

kotor high view

一翻進牆裡就瞬間明白:原來這才是市區城牆的「觀景台」正面,整個科托爾峽灣像一幅畫攤開在眼前,根本值得翻一次牆。最後我們是從正常售票步道走下去的,才發現我們剛剛完全是“偷偷溜進碉堡”的路線。那瞬間我還想:原來敵軍真的可以從這邊偷襲威尼斯人。

kotor hilltop castlekotor trail churchkotor trail gate

科托爾的整個防禦系統可以追溯到伊利里亞時代,後來由羅馬人、拜占庭人、威尼斯人到奧地利帝國一再強化,才形成今天這套保存驚人完整的中世紀城牆與城堡系統。整條城牆連同聖約翰城堡(又稱 St John’s Fortress / San Giovanni Fortress)一起,像是一面沿著山脊延伸的巨大石龍,守護著整個科托爾。從舊城出發只要沿著石板階梯一路往上爬,大約1350階、1.2公里左右,就可以抵達位在260~280公尺高的城堡頂端。

我們沿著城牆內部慢慢往下走,這次終於走到大家說的「正式路線」,路比較寬,沿途有幾個平台可以休息拍照,還經過那座著名的聖母療癒教堂,遊客非常多,完全不像剛才我們上山時的野徑那麼冷清。

kotor cat on wall

後來一路下到售票亭那裡,才驚覺原來大部分遊客是從這邊花錢進去、再原路上下。我們很意外地變成用「繞道+翻牆」方式完成了單程登頂,然後用正常路線下山,可以說是完成了一場很不對稱的登城體驗。這段意外的翻牆冒險,應該是我們在科托爾最好笑又最值得吹牛的記憶。


Loading...

Made by Leo with

&